
來源: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
參考文獻:《每日經濟報》
2月26日,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在北京發布了《2016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》(以下簡稱《藍皮書》)。
《藍皮書》顯示,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分會抽樣調查統計,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約為3700億元,比2015年度的3080億元增長了620億元,增長率約為20.1%。其中,醫用醫療器械市場約為2690億元,約占72.70%;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,約為1010億元,占比27.30%。
《藍皮書》中指出了醫械行業發展的6大障礙,其中有一條說的是:國產醫療器械在三甲醫院的配比不足。
那么,國產醫療設備為什么那么難進公立醫院?
公立醫院招標只認進口貨
高額費用患者扛
長期以來,我國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市場一直被GPS所壟斷,國產醫用設備甚至連縣級醫院都很難進,民營醫院成了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進口貨壟斷國內醫用設備造成了嚴重后果:檢查費用居高不下,給患者帶來財務負擔;進口商通過大型醫用設備軟件獲取中國人口疾病數據,利用這些數據開發針對中國市場藥品。
專家認為,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公立醫院財務約束軟化,大手大腳,相互攀比選進口高檔設備。事實上,同檔次的產品,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質量沒有什么差別,完全能滿足臨床需求。
現實
國產設備“退”至民營醫院
大型醫用設備主要指,核磁共振(MR)、CT、分子影像(PET—CT)等產品,在醫院內作為重要的診斷設備,價格一般在200萬至2000萬元不等。
國內市場主要分為公立三級醫院、二線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、鄉鎮衛生院、民營醫院。深圳食藥監管局醫療器械監管處處長袁斌華指出,不少縣級醫院、社區醫院有了政府補貼后,也都爭搶著購買進口大型醫用設備“其實基層醫院根本用不了進口設備的一些功能,作為評標專家組成員,有時我也覺得很無奈。”
對比
同檔次產品國產進口質量一樣
國產設備質量差嗎?很多三級醫院院長們表示,同檔次的產品,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質量一樣,完全能滿足臨床需求。除了質量一樣,國產設備的價格優勢非常明顯。
既然質量可靠、價格合理,為什么國產大型醫用設備不被三級醫院采購?
“公立醫院不差錢,都相互攀比選進口高檔設備。而民營醫院用自己的錢,都要選實用、價格合理、維修成本低的產品,因此國產設備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,這一市場隨著國家政策傾斜正迅速增長。”
公立三級醫院對品牌有訴求,為了滿足科研、發論文等需求。而底層醫院則需要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。
尋路
衛計委已發文件但未出具體措施
業內人士指出,大型醫用設備被進口品牌壟斷造成了兩大后果。一是檢查費用不能降低,醫院不能騰挪出費用多采購設備,滿足眾多患者需求;二是進口商通過大型醫用設備軟件獲取中國人口的疾病數據,可輕松利用這些數據開發針對中國市場藥品。
衛計委下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文件種指出,目前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,存在競相購置大型設備的問題,提高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,引導醫療機構合理配置適宜設備,逐步提高國產醫用設備配置水平。
這些消息引起了醫療設備行業的極大震動,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,只見衛計委消息,不見具體的措施,比如招標、配置證管理等。
國產產品質量過硬,政策稍微出現一些修正,比如給予國產設備一樣的招標待遇,民族品牌肯定能占據市場。
據悉,地方衛生局已經開了先河。聯盟之前的相關報道:
1、重磅!三部委聯合拒絕通過334臺進口設備采購申請,金額高達6884萬元!
2、又一個省衛計委明確發文:采購進口醫療器械需經過嚴格審批?!
3、又一省采購政策出臺:200萬以下采購不用公開招標,100萬以下... ...
4、又一省衛計委明確要求:二甲及以下醫院只能采購國產,三級醫院嚴格審批?。ǜ讲少徢鍐危?/p>
這些地方規定:按照采購法相關規定,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在采購貨物和服務時,應按照采購法相關規定,首先購買本國產品和服務,特別要優先支持我市地產高新醫療設備等產品。
國內有些大型企業已經達到與國際領先水平接軌的程度,應該結合產品在醫院使用的特點給予支持,規定出可以使用規范化大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設備的一定配比,給優秀民族工業生產的產品在臨床中不斷改良的機會。
這樣民族工業才能更加茁壯的成長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上一篇 : 國家發力醫械,未來幾年要做的9件大事!
下一篇 : 順豐進入醫藥領域,第一個要搞死的就是“返點”模式